问题剧:wèn tí jù 基本解释: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详细解释: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着重处理人类生命里或社会上的一些耐人寻思问题的戏剧,创自易卜生(Henrik Ibsen),现代戏剧多为此类问题剧。
1、萧伯纳倡导一种有思想的“问题剧” ,将社会问题引入剧坛,使戏剧走向现实。
2、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获虎之夜》定位为社会问题剧,但把剧本深究下去的话实在很难服膺这一种说法。
3、描绘妇女解放的曲折历程—中外女性文学比较谈于洪笙1 87 9年,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写下了著名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4、次年1月,与革命党人谋炸袁世凯,临行前,曾慷慨激昂地对同志说:“吾能免,当再,同人免,亦然,事成则幸,不成,必再接再厉,死而后已,吾人不得为共和之国民,亦当为共和之鬼雄,必举天下之障碍共和以为国民公敌者而去之始快,公等努力,慎勿失言。中期的主线是现实主义,但有自然主义成分,这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在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相继完成了他最重要的4部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又译《社会柱石》)、《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群鬼》、《人民公敌》(又译《国民公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