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居:dùnj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遯居”。犹隐居。《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曩遭王道衰缺,浮海遁居,大魏受命,则襁负而至,斯盖应龙潜升之道,圣贤用舍之义。”晋皇甫谧《高士传·盖公》:“汉之起,齐人争往干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宋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河南郭忠孝子雍,遯居长阳山。”侯镜昶《书学论集·书学家李瑞清》:“辛亥革命后,遁居上海,着道衣,自号清道人。”
1、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
2、老鳖精遁居湖中非常惬意,终日悠哉游哉,清闲生雅致,寂寞兴游趣。
3、扬子遁居,离俗独处。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
4、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5、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
6、刘翼飞遁居津门不久,就接到军长于珍摧他归队的电报,同时也接到旅部官佐求他回旅的急电。
7、宋亡,粤籍读书人与南宋遗民无比悲痛、愤懑,他们隐迹埋名,遁居山林,无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粤省亦几无一人中进士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