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俗:jiāo s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浇风。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金史·肖贡传》:“擢真才以振浇俗,核功能以理职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乡中浇俗,多报富户役,长厚者至碎破其家。”参见“ 浇风 ”。
1、今民浇俗薄,诚浅伪深,重以寡德,弗能心化。
2、记才经劫火,一洗浇俗。
3、他认识到刑罚的“正浇俗”的作用,但他和前人说法不一样,首先,西汉时《大戴礼记》认为礼被破坏,世俗才浇薄,才有动用刑法的必要。
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乡中浇俗,多报富户役,长厚者至碎破其家。
5、尝戏言我死後,不能忘情世人,必当作佛度世,其佛号当云『多情欢喜如来』,有人称赞名号,信心奉持,即有无数喜神前後拥护,虽遇仇敌冤家,悉变欢喜,无有嗔恶妒嫉种种恶念,又尝欲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各著小传,使人知情之可久,於是乎无情化有,私情化公,庶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於浇俗冀有更焉,而落魄奔走,砚田尽芜乃为詹詹外史氏所先,亦快事也。
6、唐李峤《羊》诗:“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7、以为淳风替古浇俗移今。
8、其次,是只有刑律才有“正浇俗”的作用,礼也有这个作用,只不过是所用的手段不一样,刑律用科罚来体现,礼则用升降其规格来表示。
9、佛教不仅是为了治天下而产生,而且其功能也并不比儒学差,“比手中原之地,上古之初,世朴时淳,书契未作,民浇俗伪,典籍方兴。
10、肖贡传》:“擢真才以振浇俗,核功能以理职业。
11、《执契静三边》诗:“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12、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弊,化之然也。
13、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