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墨:shéngmò 基本解释:(1)[carpenter\'slinemarker]∶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rulesandregulations]∶比喻规矩或法度颇循绳墨●详细解释:1.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南朝宋鲍照《论国制启》:“袤丈之木,绳墨左焉。”《太平广记》卷八四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奚乐山》:“有奚乐山者,擕持斧凿,诣门自售,视操度绳墨颇精。”清戴名世《史论》:“於是入山林之中,纵观熟视,某木可材也,某木可柱也,某木可栋也榱也,某石可础也阶也,乃集诸工人斧斤互施,绳墨并用。”2.喻规矩、准则。汉张衡《思玄赋》:“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唐司空图《为东都僧化募雕刻律疏》:“风波未息,横智鷁而难超;绳墨可遵,制心猿而有渐。”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篇笔力超然,高风远韵尚可想见,岂寻常诗人绳墨所能束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分股则帖括时文是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3.喻法度、法律。《管子·法法》:“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后汉书·寇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復质确其过。”李贤注:“绳墨,谓法律也。”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诗:“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左执绳墨,右执规矩,篤信谦守,以待弹射。”★◎绳墨shéngmò(1)[carpenter'slinemarker]∶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rulesandregulations]∶比喻规矩或法度颇循绳墨★木工取直的工具。后借以比喻法度、规矩。【造句】礼义廉耻正是处世为人的绳墨。★木工取直的工具。《礼记.经解》:「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后借以比喻法度、规矩。《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1、蹈方履正,好是绳墨,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2、徐渭还擅长行草,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不拘绳墨,腾挪多姿,为明代书法注入了鲜活的气息。

3、《清史稿?曹振镛、穆彰阿等传》“论曰”:“守成之世,治尚综覆,而振弊举衰,非拘守绳墨者所克任也……宣宗初政,一倚曹振镛竞竞文法;及穆彰阿柄

4、⑤绳墨: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墨线。

5、尔等往修厥职,务明大体,毋效俗吏拘绳墨。

6、绳墨:木工用以为直之工具。

7、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绳墨。

8、善画楼台,卖画中都,屋宇深邃,背阴向阳,不失规矩绳墨。

image.png

9、该刻被称为草隶鼻祖和楷模,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既整齐规范,又富于变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绳墨,笔势纵放,奇趣横生,笔画粗细虽区别不大,但每一笔画却变化多端,

10、臣恐绳墨弃而不

11、《答孙月峰书》:“宋儒又一截气象,议论茧丝牛毛,绳墨如?橇缘榷。

12、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

13、同“规矩绳墨”。

14、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的君子是多么可笑。

15、但因此就以古今绳墨自缚,则不可取。

16、逸笔草草,不拘绳墨。傲岸不羁,不拘绳墨。

17、它的树干有赘疣瘢痕,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

18、如《医林绳墨》载:“腰酸脚软,或胸闷气短,心烦不安,或耳鸣目眩……或食少无味,不作肌肤,睡中惊悸,午后发热,或怠倦无力,四肢不收,或虚火上攻,面赤喘急,此皆虚损之证。

19、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

20、兼绘山水,纵横不拘绳墨,画人物亦生动,其笔法更趋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画派”。

21、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22、《后汉书?寇荣传》:“尚书背绳墨,案空劾,不复质确其过,?於严棘之下,便奏正臣罪。

23、而意度横生,不束于绳墨。

24、竦余身而顺止兮,遵绳墨而不跌。

25、后主宽厚仁义,襟量有余而权略智调是其所短,当时识者咸以为忧《六韬》述兵权奇计,《管子》贵轻重权衡,《申子》核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施之,后主正中其病矣。

26、至曰:“吾有以?大豪,而已戒伯格长,无所口实,舞文禁奸止邪,不滥于绳墨之外。

27、又如:规绳(规矩绳墨。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

28、’而已戒伯格长:‘无所口实,舞文禁奸止邪,不滥于绳墨之外。

29、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0、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31、绳墨:喻指规矩、规范。

32、其他方面亦多用比喻,如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以规矩绳墨比国家法度等等,使情感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本书系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作者据证释方,摘取诸家效方,参以家传经验,区别不同的病证,对证施方,在治疗上给读者以规矩绳墨。

33、其画多取法江南画派,用笔精审,精致而不疏,谨严而不放,重取法度,多就规矩绳墨,故少瑕类。

34、虽信手挥洒,但绳墨有则,繁而不乱。

35、拼,古文抨同,谓弹绳墨为拼也。

36、擅画花卉虫鸟,初师蒋廷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趋向粗笔写意,并取法林良、徐谓、朱耷,落笔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书法初学颜柳、直追米芾,尤对“三石”(石门颂、石门铭、石鼓文)研究颇深;绘画崇尚八大、黄宾虹诸大师,造化独具;袖珍神力,擅长篆刻并饶富成就;其书画艺术稳重沉雄、守中有发、不拘绳墨、磅礴大气,书画同养并相得益彰。

37、学家的规矩绳墨的。

38、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货财,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

39、⑧绳墨之外:指法律以外的事。

40、文各有其所用,人各有其所好,未可以一绳墨衡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