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晕:dǎo y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唐 宋 妇女眉妆式样之一。 唐 宇文士及 《妆台记》:“妇人画眉,有倒晕粧。”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倒晕功夫,画得宫眉巧。” 宋 苏轼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三:“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2. 花瓣一般近萼处色深,至瓣尖渐浅。若近萼处色浅,至其末反深者,称为倒晕。 唐 王建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诗:“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稜。”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 1.妇女画眉法之一。唐、宇文士及《粧台记》:「妇人画眉,有倒晕粧。」;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2.牡丹之一种。唐、王建〈赏白牡丹诗〉:「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
1、词:“倒晕功夫,画得宫眉巧。
2、画眉文笔,式样繁多我,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梭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名目。
3、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
4、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
5、在诗中曾点出过“横烟”、“却月”、“倒晕”三种眉的名字。
6、《妆台记》:“五代宫中画眉,……十曰‘倒晕眉’。
7、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8、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著名;青州、丹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著名;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著名;一捻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著名;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志其某种特色。
9、若近萼处色浅,至其末反深者,称为倒晕。
10、玄宗在四川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
11、令画工画的十眉图名称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捎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这些名目显得很有文学特色。于是,为了美人,张敞在闺阁中为妻画眉,唐明皇专令画工画十眉图,教天下女子梳妆打扮,才子唐斯立看到名妓莹姐描眉成癖,心甘情愿为她作百眉图。
12、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还烟眉,又名涵烟眉;九曰横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13、十眉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
14、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
15、为十样眉妆鸳鸯(又名八字)、山水(又名远山)、五岳、三蜂、垂珠、月棱(又名却月)、分稍,??(左氵右亟)眼、拂云(又名横烟)、倒晕等。
16、倒晕疏花,颇得古法。
17、讵伏垛之贼施放冷枪,弹穿该副将胸腕,倒晕落马,经随丁扶救回船。
18、孔提往执药医伤,不支晕倒晕倒,世芬遇见,加以援手,端木娇寻至,二人又因医治孔提的方法起争执,端木娇将世芬打伤,其父大怒,断绝与端木家的生意。
19、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还烟眉,又名涵烟眉;九曰横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20、胡仔云:“斑竹惟清湘有之,鲜紫倒晕如血色,天生如此,即未尝每点上有苔钱封之。
21、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
22、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
23、令画工画的十眉图名称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捎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这些名目显得很有文学特色。
24、倒晕工夫①,画得宫眉巧。
25、五代后期还讲究浓眉上翘的倒晕蛾翅眉,头上满插
26、乌龟过马路时,被蜗牛撞倒晕了过去。在急救室里它恢复了知觉,有人问它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乌龟回答说:我真的记不起来了,一切发生得都太快了。
27、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太真初妆,宫女进白牡丹,妃捻之,手脂未洗,适染其瓣,次年花开,俱绛其一瓣,明皇为制《一捻红》曲,词名沿之,曰《一萼红》。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著名;青州、丹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著名;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著名;一捻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著名;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志其某种特色。
28、(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曰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29、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30、自来墨梅尖以白黑相形,正仲始出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得舅氏遗法。
31、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32、①倒晕:唐宋时画眉式样之一。
33、五代宫中画眉,一曰开元御爱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34、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三:“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胡仔云:“斑竹惟清湘有之,鲜紫倒晕如血色,天生如此,即未尝每点上有苔钱封之。
35、粗叶寿安、甘草黄、一捻红、倒晕檀心、丹州红、一百五、鹿胎、鞍子红、多叶红、献来红(今得其十,别求异种补之)。
36、唐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诗:“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
37、《同于汝锡赏白牡丹》诗:“统心黄倒晕,侧面紫重?。
38、的痛楚,头晕头疼,精神、体力不济,蹲会儿站起身,眼前发黑,有的还摔倒晕倒。
39、妇人画眉有倒晕妆,古乐府有“晕拢鬓”之句。
40、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剩看新翻眉倒晕。
41、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
42、在唐朝,唐明皇有眉癖,吩咐宫庭画工画“十眉图”,给宫女做示范,所以,唐朝时,以各种不同的眉型进行化妆、美容已经很讲究了,十眉图分别是;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又称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倒晕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