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字:súzì 基本解释:[charactersinpopularform]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颜氏家训·杂艺》●详细解释:1.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2.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郭绍虞校释引陶明濬《诗说杂记》:“何谓俗字?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红楼梦》第七六回:“﹝‘凹’字﹞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不可胜举,只是今日不知,悮作俗字用了。”★◎俗字súzì[charactersinpopularform]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颜氏家训·杂艺》★一种异体字。流行于世俗,写法有别于正字的另一种字体。如「丢」的俗字作「丢」。★一种异体字。流行于世俗,写法有别于正体字的另一种字体。

1、在经过专家审读和学术委员会的认真讨论后,最终有幸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的1 0部著作是:《中国新石器研究》、《西域通史》、《两宋财政史》、《中国稻作史》、《谥法研究》、《阳湖派研究》、《汉语俗字研究》、《中国古代剧场史》、《荀勖笛律研究》等。

2、清钮?《觚??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如谓平人曰?,谓新妇曰心抱。

3、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触突人曰?触。

4、立万”缺少理据和典源,据专家推测,“立万”疑为“立身”之误,因“身”字之俗字及草书(ㄌ)易误认为“万”,习非成是而得以流传(参见《咬文嚼字》2004/2)。

5、在明确中古道书的成书年代以及研究意义之后,着重从词语、俗字和隐语三个大的方面来论述,并在详实的材料基础上对某些研究视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6、族名“畲”字海丰写成俗字“?”。

7、陈洵题《应天长》词一阕,朱孝臧亦依韵和之。《广韵》是“韵轮检字法”依韵检字的通俗字书。

8、但《古俗字略》问世后,并没有得到后人足够重视,后世字书也不曾称引该书,对其研究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

9、诗『句』讲求自然、精妙、灵动;诗『字』力求准确、生动、劲节;关于诗『法』,《沧浪诗话》忌五俗之论与《作诗百法》戒诗病之论相类,其文说道,“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10、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11、俗字作阵”(《说文解字》)。

12、合乎规范的字就是正体字或正字,不合规范的字就是俗体字或俗字。

13、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14、;另一类则为特种字典,是指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如异体字、俗字、形似字等,一般着重对汉字的某一方面特征作出解释,如《同源字典》、《汉语俗字字典》。

15、LDAP消息(LDAP Message)的功能是给所有的协议交换定义一个包含通用字段的信封。对地名中的方言俗字,一般

16、《说文》是至今保存重文较早较完整的字典,其中的重文包括历时层面的古文、籀文,与共时层面的或体、俗字等。

17、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18、《古俗字略》是一部专收异体字并说明异体字之间关系的字书,也是现存最早一部系统整理异体字的字书。

19、从根本上说,这是避讳制度与俗字形体同时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必然产物。

20、文字义通释》的?例,以整个敦煌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和俗字讹字等作了梳理、考?。

21、?”音shē,是广东汉人俗字。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22、《坚瓠七集?不脱俗》:“着尔速将诗内俗字,一一开除,庶望有成。

23、敦煌音义写卷若干俗字重考

24、其实正字与俗字之定义乃在于时空的差异,正字可能因流通性弱不被大众接受,而成为俗字;

25、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释言语,这些词语有是民间口语词,或字面普通,但语义晦?;二是释俗字、讹字,?可能终结一些带规律的现象;三是释文化词语,徒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等不同参照系统,来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26、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27、而事实上,正字和俗字却是辅车相依的。

28、我们试图从字形和字用两个方面对方言俗字进行考察、分类。

29、与汉语俗字研究

30、’案,沧浪以‘俗韵’列‘俗字’之后,当指‘押韵’之‘韵’。

31、所以,考订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32、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名著,总近200万多部。

33、先生在《通俗文辑校》中认为:“是我国第一部专释俗言俚语、冷僻俗字的训诂学专著。

34、俗字研究在古医籍整理中的应

35、敦煌俗字女旁替换现象管窥

36、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唐代“三书”中的俗字类型进行梳理。

37、刻印必依许书,故下笔无俗字。

38、俗字列文说:“一个是使用蓝牙作为一个Twitter等效的排序,因此,如果政府拒绝关闭互联网,你实际上仍然可以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分配。”。

39、对智岂页大师所讲诸经,随听随录,前后共集有大小部帙百余卷。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40、在这些写卷文书中,以汉文写卷为最多,而俗字的大量使用则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41、在校勘和辑录过程中,论文注重对碑俗字的辨识和分析;

42、的“八事”中“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43、《四溟诗话》卷三:“诗忌粗俗字,然

44、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45、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46、《说文》俗字的类型体现其时空性、通俗性、简易性和表音性的特点。

47、宋洪迈《容斋三笔?五俗字》:“书字有俗体,一律不可复改者,如冲、凉、况、减、决五字,悉以水为冫(笔陵切,与冰同),虽士人札翰亦然。

48、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李石根、何钧等对西安城隍庙、东仓、西仓、大吉昌、长安何家营、周至南集贤等八个乐社的普查,采访艺人200余人,录音40多个小时,收集民间祖传的近于宋代俗字谱的乐谱100多册,翻译整理了800多首(套)乐曲,于1959年至1965年编印出一套五册约200多万字的《西安鼓乐译谱汇编》。

49、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50、文摘:以仁和寺本《太素》的整理为例,可以看到俗字研究从订正古医籍文字讹误、揭示传本古医籍文字讹误原因、解决古医籍疑难词语训释等几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51、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52、本文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材料,采用穷尽式的方法辑录其中的俗字(以字种数计) ,以《说文解字》以及《干禄字书》 、 《五经文字》 、 《九经字样》三种唐代正字书作为正字标准,将所辑录的俗字分为简化字形、繁化字形、改换笔画、改换构件、更替意音、变换结构、楷化草书七种类型,并进一步以量化数据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说明七类俗字中保持正字理据的仅更替意音、变换结构两类,繁化字形类弱化了正字理据性,其他四类则破坏了正字的理据,说明俗字的理据性要比正字弱的多,因而俗字多被正字系统所排斥,逐渐被淘汰。

53、清蒲松龄《日用俗字?兵器》:“钩链月斧皆堪用,鞭?挝锤更不拘。

54、清邵懿辰《赠陈?叔序》:“方乾隆中,俗字横流,其聪明杰魁之士,相?而为考证纤末之务,名治经而经日以蔽晦。

55、方块白文的书写符号系统与汉字俗字有很密切的关系。

56、周云亭的小姨娘香翠与柜头周季关系暧昧,他们一直想霸占周家财产。最厌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满纸皆是红娘、小玉、娇红、香翠等俗字。

57、《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58、敦煌俗字产生年代起于西晋延至北宋初年(咸平五年),其中大部分俗字产生于唐五代时期。

59、最后将吐鲁番俗字研究的意义归纳为四个方面? ?有利于出土文书的释读、有利于吐鲁番方音研究、有利于大型字典的编纂以及俗字研究对整个文字学体系建构的意义。

60、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一个遮蔽了它的信息价值的问题突现出来,这就是现存最早版本《***词话》俗字讹字太多,脱漏错简不少。

61、俗字研究是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方言俗字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