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wú xià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泛指 吴 地。下,用于名词后表示处所。《宋书·隐逸传·戴颙》:“ 桐庐 僻远,难以养疾,乃出居 吴 下。” 明 高启 《修忠佑祠疏》:“号虽著於 江 东,祀已传於 吴 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 贺方回 ﹞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退居 吴下 。” 鲁迅 《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 梅兰芳 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 吴下 。”按, 梅 氏原籍 江苏 泰州县 。
1、清叶廷?《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吴下,?壑把名镌。
2、你如此没有文化,简直就是一个吴下阿蒙!
3、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英勇无比,立下过赫赫战功,但由于没有读过书,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吴下阿蒙"。
4、小王虽然开始成绩不太好,但经过努力后,成绩大幅度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令同学们佩服不已。
5、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由此故事而来。
6、我弟弟读完四大名着之后,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
8、肃拊蒙背日:‘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9、现在亚洲国家已非吴下阿蒙
10、清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匪独相公念琴书,琴书亦为相公心死矣。
11、小龙女已非复吴下阿蒙,非但群道不是其对手,金轮法王、尼摩星、尹克西、潇湘子四人齐上,小龙女才感到气力不支,精神上也撑不住了。
12、瑞方得知素华选择,亦默默离去,此时的他已非吴下阿蒙,因此得以在暗中对素华施以帮助。
13、然而电脑之功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怎能仅以输入几个文字自足?
14、此君三日不见,已非吴下阿蒙了。
15、吴下阿蒙:咱们应该起劲进修,不做吴下阿蒙。
16、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姚明的技术突飞猛进,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17、一百九三个月不见他,竟然变成这个样子!果然是“吴下阿蒙”啊。
18、以课最,迁河南四川廉使,引疾居吴下。他上课最大的特点是有极强的语言能力。
19、结果现在的史进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三下五除二将他生擒活捉。
20、三个月不见他,竟然变成这个样子!果然是“吴下阿蒙”啊。
21、清吴下阿蒙《断袖篇?俞大夫》:“其为孝廉时,悦一豪贵家歌儿。
22、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23、《剪灯新话?联芳楼记》:“吴下人多知之,或传之为掌记云。
24、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5、卷八七引元陆泳《吴下田家志》:“嫁娶忌阴将阳将并周堂不通。
26、于是,王近山又有了新外号:吴下阿蒙。
27、小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绩大为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28、清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自某侍左右,相公未尝以疾言遽色加我,岂真我善事主人,不遭谴责哉?
29、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
30、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曰:“吴下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二月,陈大喜占据杨寨牵掣清军,张之万飞檄余际昌进攻土扶桥捻军总兵陈禄兴、赵鸿举进攻张岗捻军。
31、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32、国内外的生活坏境迥乎不同,可正是在这儿,当日的吴下阿蒙获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33、妈妈,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吴下阿蒙了,我要用有意义的行动报答你。
34、看他今日成就,在想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35、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36、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 
37、世界在变,人在变,我也早非当日吴下阿蒙。
38、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9、请你不要小看我,因为我不是吴下阿蒙。
40、人总是在变的,就像俗话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就像那士别三日的吴下阿蒙。每一天的我们也都是焕然一新的,我们也能让别人对我们的改变刮目相看。1一场成都中心重塑容颜的工程早已全面拉开,明年,商务格局重构,焕然一新的顺城街,就将会呈现在广大市民们的面前。
41、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
42、鲁肃:吾谓大弟(吕蒙)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43、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小张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44、《本朝分省人物考》也说:“私居无戏言,无遽色,平生怜才仕事,任嫌任怨,凛然有古大师风节焉。清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自某侍左右,相公未尝以疾言遽色加我,岂真我善事主人,不遭谴责哉?
45、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瓜期已届,倥偬返旆,依然吴下阿蒙。
46、《新编剿闯通俗小说》题“西吴懒道人口授”,清初兴文馆刊本,卷首有序,后署“西吴九十翁无竞氏题于云溪之半月泉”,中间写道:“余结夏半月泉精舍,遇懒道人从吴下来,口述引事甚详。
47、士别三日,另当刮目相看,已非吴下阿蒙。
48、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9、中国可以“强硬”,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根源在于今天中国已非“吴下阿蒙”。
50、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刮目相看,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吴下阿蒙,其个人风采及渊博知识与三年前迥乎不同。
51、中国可以“强硬”,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根源在于今天中国已非“吴下阿蒙”。
52、今日的杜伦尼,已非当日吴下阿蒙,不是那个打了败仗要孔代来救援的杜伦尼了。
53、冯梦龙(1574年一1646年),明朝人,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笔名还更多。
54、气候依然即将炎热,可那个笑容灿烂、眉眼青涩的女孩却早已非吴下阿蒙。
55、嗣立辟秀野园,水木亭台之胜,甲于吴下。
56、一百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小张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57、学有大成者,绝非吴下阿蒙。
5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9、宋程俱《丁巳九日因用己未岁吴下九日诗韵作》:“笑引壶觞成一醉,歌筵遥想鬓堆鸦。
60、现在亚洲国家已非吴下阿蒙。
61、即吴下打行天罡之类。
62、消息传到太行、太岳和延安,人们都为吴下阿蒙的杰作尽情欢呼。
63、清褚人获《坚瓠二集?鼻头》:“吴下称奴为鼻头。
64、他日者,策蹇归来,非复吴下阿蒙弟为汉槎庆,即为世道庆矣。
65、人总是在变的,就像俗话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就像那士别三日的吴下阿蒙。每一天的我们也都是焕然一新的,我们也能让别人对我们的改变刮目相看。
66、宋陆泳《吴下田家志》:“交易忌破日,又忌赤口日。
67、的世界,他们双方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68、哈哈,你真是吴下阿蒙,不住吴下,现居吴上呀,学识才干,今非昔比呀。
69、冯梦龙(1574一1646),明朝人,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笔名还更多。
70、哈哈,吴下阿蒙也有这一天!陆逊,黄口孺子,乳臭未干,焉能敌我!
71、二百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啊。
72、中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3、转眼十年过去了,他进步很大,已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74、办公室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夸我再也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
75、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76、小王经过几年的磨炼,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我们真应该对他刮目相看了。
77、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阙其事焉。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
相关文章: